中原地区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其文物遗产保护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中原工学院智能建造与建筑工程学院分工会师生运用专业知识,为文化遗产撑起“保护伞”。

该院分工会教师紧密围绕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需求,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创新”的总体战略部署,与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河南省考古院密切合作,近日带领学生深入文物现场进行数据采集及实践学习,在土遗址预防性保护、土遗址病害机理及保护材料研发、古建筑保护等方面开展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在进行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该分工会教师注重将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成果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不仅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社会责任感,还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构建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该工会师生通过现场调研、实验室研究等科技活动,运用前沿的材料分析技术以及数字化建模方法,为文化遗产制定个性化、科学化的保护方案。不仅为土遗址和古建筑的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持,还引导师生以实际行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袁振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