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晌的志愿者工作让我体会到了志愿者老师们的辛苦与不易,而我只是小小体验了一下,难以想象老师每天都得做这么多事情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土木211的侯喜森在结束志愿服务体验后有感而发。

建工学院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疫线”志愿者的一天,在网格管理的建工学生中发起“志愿者服务体验”的倡议,号召发出后,北5宿舍52名同学积极报名、踊跃参与。
叮铃铃叮铃铃......6:20的闹钟叫醒了沉睡的韩优峰同学,他抓紧洗漱,做好个人工作后迅速到北5楼下,教师志愿者早已在楼下等着他。为保障安全,他在教师的指导下,科学规范穿戴防护服、佩戴N95口罩、防护面罩、医用外科手套。防护做好后,跟随教师志愿者开始紧张繁重的工作:喊楼、做核酸、维持秩序、分餐、打包、送餐、发中药、发放捐赠物资、防疫消杀、清运垃圾……上上下下,不停奔波。经过几个小时的连续奋战,体验活动结束了,薄薄的防护服让他体会到这个初冬最特殊的桑拿感,他在教师指导下脱去防护服感叹道“这次志愿者体验让我深刻的认识到志愿者的工作是很累很辛苦的,不亲身体验是无法明确理解的”,他离开后,我们的教师志愿者团队在短暂休息后带着下一位体验者开始新一轮的战斗。


经历过志愿服务体验的王盈超说:“没有穿上防护服为同学们服务,就永远不知道志愿者的艰辛,即使不能够被所有人理解,老师们也从来没有松懈过为学生们服务”。郑玉鑫在体验过程中偶尔听到了车巧凤老师家宝宝打来的电话,看到车老师匆匆与孩子聊了两句就挂断电话投入工作的情景,这让他知道志愿者老师都是普通人,都有孩子老人需要照顾,他们之所以舍小家为大家,辛苦在学校服务学生一个多月,那是因为老师心中装着学生。

夜已深,刚结束志愿服务体验的梁家辉已疲惫不堪,脱防护服时,说“没想到脱个防护服还有这么多的细节和步骤,当个大白真是太难了”。是啊,只有体验才能真正体会个中的难处,体验者只是体验一次志愿服务,而志愿者教师却要日复一日处理规定及突发事务,时常忙到深夜。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体验者在与网格长的交流中,都在诉说变身“大白”的艰辛,也都明白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全民“战疫”中,建工学院以“志愿者服务体验”的实践方式,在抗疫一线与学生完成了一场共情的抗疫思政教育课,切实把抗疫行动打造成了“三全育人”新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