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一代
作者:沈红豆 时间:2021-08-20 点击数:
重视思政课建设是黑龙江大学从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开始延续至今的优良办学传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教学中,我力求让课程教学鲜活起来,把讲道理和讲故事结合起来,达到知信行相统一的教学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在讲授“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时,我与学生共同诵读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李大钊的《青春》等激发学生的热情与进取精神。在讲解“维护国家安全”时,我选取赵一曼写给儿子的信:“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讲述赵一曼在不幸被捕后,受尽折磨,直到牺牲,日军也只是在她的嘴里得到一句:“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课后学生们反响非常强烈,他们说,这一句话让他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学生通过赵一曼的故事,不仅能够铭记历史,更愿为传承东北抗联的红色精神贡献青年之力量。
在讲解“扎根基层,务实奉献”时,我和学生分享《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讲授习近平总书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扎根基层的奋斗故事。时任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的何毅亭在书中提到,习近平同志是“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他把最珍贵的青春岁月,留在梁家河这个山沟里。他带领干部、群众打坝、挖井、办缝纫社、办沼气……有追求、能吃苦、敢担当,无私奉献,迎难而上,深受百姓好评。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真实故事,更加坚定了学生们为祖国繁荣奉献青春的信心和决心。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从新冠肺炎疫情到河南水灾,在重大的灾难面前,我们看到越来越多青年的身影冲在前面,因此在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时,我把青年在大灾大难面前敢于担当的生动实践融入课程教学,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通过精准地选用鲜活的案例,让思政课真正入脑、入心,从而更好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