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土木工程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作者: 时间:2017-10-25 点击数:

中原工学院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工程领域:建筑与土木工程 专业代码:430114

一、培养目标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应用性、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要求是: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具有良好的工程实践素质,掌握较为扎实和系统的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

二、主要研究方向

1、软土地基与基础工程

2、隧道与地下工程

3、边坡工程

4、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

5、新型建筑材料开发与应用

6、工程结构优化设计

7、工程结构性能检测、评价理论与加固技术

8、建筑设计与理论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时方式,学习年限为2-3年。

四、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实践教学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励工程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五、课程设置

类别

学时

学分

开课部门

学期

授课教师

自然辩证法

54

2.5

人文学院

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

1.5

人文学院

2

英语精读(一)

54

2

外国语学院

1

英语精读(二)

54

2

外国语学院

2

英语口语与听力(一)

26

1

国际教育学院

1

英语口语与听力(二)

26

1

国际教育学院

2

信息检索

20

1

国际教育学院

1

知识产权

20

1

国际教育学院

2

基础理论课和专业

数学物理方程

40

2

理学院

1

数值分析

40

2

理学院

1

应用统计

40

2

理学院

1

弹塑性力学

40

2

建工学院

1

高等土力学

40

2

建工学院

1

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

40

2

建工学院

1

结构动力学

40

2

建工学院

1

地震工程学

40

2

建工学院

1

城市建筑设计方法

40

2

建工学院

1

近现代建筑历史与理论

40

2

建工学院

1

高级管理学

40

2

建工学院

1

现代系统工程

40

2

建工学院

1

运筹学

40

2

理学院

1

工程最优化方法

40

2

建工学院

1

断裂力学

40

2

建工学院

1

损伤力学

40

2

建工学院

1

工程结构数值方法

40

2

建工学院

1

工程最优化方法

40

2

建工学院

1

软土地基与深基础

40

2

建工学院

1

岩土工程检测与反分析

40

2

建工学院

1

地下结构粘弹塑性计算理论

40

2

建工学院

1

边坡加固与防护技术

40

2

建工学院

1

岩土与地下工程稳定分析

40

2

建工学院

1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

40

2

建工学院

1

岩土工程检测与反分析

40

2

建工学院

1

高等桥梁结构理论

40

2

建工学院

1

工程结构健康检测与诊断

40

2

建工学院

1

房地产项目策划

40

2

建工学院

1

现代工程项目管理

40

2

建工学院

1

建筑法规

40

2

建工学院

1

建筑材料新进展

40

2

建工学院

1

新型建筑材料制备原理与技术

40

2

建工学院

1

结构优化设计

40

2

建工学院

1

结构损伤诊断

40

2

建工学院

1

地域建筑研究

40

2

建工学院

1

环境行为学

40

2

建工学院

1

智能建筑

40

2

建工学院

1

生态建筑

40

2

建工学院

1

实践

环节

科研工作训练

1

1-4

社会实践

1

3-4

学术活动

1

1-4

五、学位论文

开题报告应不晚于第三学期完成,字数要求在3000-5000字。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的内容可以是: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等。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

鼓励实行双导师制,其中一位导师来自培养单位,另一位导师来自企业的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也可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导小组。

中原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建议使用IE6.0以上1024*768分辨率浏览